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昨晚徹夜大雨,醒來,竟是晴朗的一天。沒有藉口不外出跑步。還好,並沒有出現「局部積水」的情況,亦見不到的士司機轉身變成船夫,在急流中棄車逃命的場面。只是,雨後清晨的行人路上,竟遇見一幕幕為存活而奮進求生的片段。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闊別香港差不多四年,幾經波折,終於能夠重回![1] 再踏出生及成長的地方,所看到及感受到的,可用一句諺語反過來作形容:「人事依舊,景物已非」

匆匆十數天,唯一的「公事」就是申辦身份證。而更大的任務,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相約最多的朋友、家人。雖說是「任務」,但其實亦是我們的心願以及回港最大目的和理由。但「任務」果真是適合配上「不可能的」來形容,要見的人多,逗留的時間少,難免顧此失彼。有的朋友,只得在機場送行時僅見一面,把重聚與道別濃縮結合在一起。Hello, Goodbye[2] 放在一起竟找到了其合理的解釋。好友問候一句:「你回來數天,有甚麼不習慣?」立時回答:「不習慣是站著不動也叫人流汗的天氣、每天要吃三餐(甚或四餐)、太晚吃晚餐……」只是,稍微停頓細想、用心感受一下,不習慣的就何止這些!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英國的天氣,對香港人來說,應該是既陌生又新鮮的體驗。夏天日長夜短的情況,更是叫人稱奇。嘗試在網絡搜尋「日長夜短」,竟然發現香港天文台也製作一段動畫短片簡介這現象。[1] 只是,生活在勞累城市的香港人,[2] 不論冬、夏,下班時間大多是在晚上八、九點之後,大概也難以察覺到何時「日長」、哪時「夜短」。

居於地球的另一端,座落在不同的經緯線上,不僅是多了「平時」的時間,「日長」的時間也長得有一點過份。睡夢中醒來,凌晨四點,黑夜稍退,竟然聽到早起的鳥兒已在呼朋喚友,彼此對唱。其歌聲悠揚悅耳如安眠曲般,叫人可再進夢鄉。五點多,天已全光,在床上掙扎著應否學像早起的鳥兒。在輾轉反側半夢半醒之際,鬧鐘已響起,六點半,陽光已能耀眼。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移居外地,或許不少人也有著筆者類似的經歷。當友人關心問候一句:「你平時做D乜?」頓時,感到語塞,不知如何回答。「平時做D乜」就是日常做甚麼事的意思。這問候會對以辛勞、勤快見稱的香港人帶來一定的困惑。香港人一般會把「做D乜」聯想到與職業工作或其他跟謀生相關的事情。只是,初到英國的異鄉客,大部份也未能這麼快找到工作。若有幸找到工作的,也不一定是過往高薪厚職的專業,故回答友人善意的關心時,難免有一點猶疑或迴避,總不能隨便地回答說:「我平時要為家人料理早午晚三餐」「要掃地、吸塵、洗衫」「要接送孩子上學」「要修剪雜草」「要學車、學英文」……雖說工作無分貴賤,但亦難說:「我正在當速遞送貨員、清潔工人」「我在超市、貨倉、食店、工廠上班」……

當然,一句「你平時做D乜?」的問候,是講者無心,聽者在意,但亦予人一些反省。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個人臉書(facebook, fb)賬戶不經不覺已開啟了15年。首數年,只是用作登記一些網絡小遊戲,給當時還年幼的女兒們消遣一下。到2011年才開始發帖留言,與友人分享一下生活逸趣及相片。每帖子的讚好(like)或回應,一般都不超過二、三十。較多的回應大概是在修讀神學期間,在分享一些「學不來」的希伯來文及希臘文、做作業或撰寫專文所遇到的困難及發現時,會引來同學們一些共鳴和認同,叫點擊偶然提升至四十多。

這兩年來,筆者已不多帖文。在疫症封城下,簡單日常,fb上已看不到朋友們吃喝玩樂的相片,亦鮮見友人嘻笑怒罵、豪情壯語的留言。當然,亦有不少朋友因私穩關係,已退出社交媒體,導致臉書的可觀性驟然大減。

早陣子,在臉書放上了一張與愛妻及女兒在教會一起事奉的照片,附上一小段文字,竟然突破了一百人的回應,這是十多年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當然,對於一些擁有成千上萬的facebook friends的人來說,過百點擊只是常態,但我這「慎交朋友」的臉書使用者,過百的like已足以令我稱奇。

那次的留言是這樣的: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離開香港四年多,似乎是愈走愈遠。

去年在台灣,曾兩度買了機票,訂下防疫旅館,期盼回港與家人、朋友相聚。無奈,一次因香港疫情爆發,另一次因女兒核酸檢測(PCR)「呈陽」,最終未能成行。

回家難,瞬間卻身處異鄉地;
離家遠,刹那可與人更走近。

離開台灣前,有「俠女」仗義,將她預備給自己「逃難」買機票的備用錢,贈予我們作盤纏;感激昔日的同窗,今天的同道,與他的一家,不只一次、兩次、三次的餞行,更騰出家中空間給我們寄存未能帶走的物資及書籍;更可貴的是,遇上了惺惺相惜的台灣牧師,他與筆者年紀相若,在艱難的時刻與筆者同行、同哭,弟兄情重,突然的分離更感相逢恨晚;還有眾多的新知相識,教會小組的弟兄姐妹,同行團契的好友同伴,都叫我們一家感受到上帝濃濃厚愛。相距遠了,心仍是近。

來到面積比香港大二百多倍的英國,竟然更容易聯繫上昔日,幾近失去聯絡的舊友。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現在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移民英國的香港家庭,有不少匆忙而至,只能見步行步;也有不少準備充足,出發前已選定宜居城市,甚至隔山買牛,預先買(租)下房子,務求一蹴而就,盡快安頓。

筆者一家到埗後,曾到幾個港人聚居的熱門地區走走,看看是否方便接觸香港人?感受一下該區氣氛,了解一下華人教會的情況?觀察一下「織帳棚」(工作)的可能? 

我們落腳雷丁(Reading)之先,已聽聞這城有不少香港人,朋友也因此鼓勵我們來看看。第一次到雷丁,朋友領我們在市中心遊覽,街上確實有不少華人面孔迎面而來,很自然會展現一個微笑。若主動打個招呼,大家相認是「自己友」,很快就放下戒心,攀談起來,甚至加個WhatsApp,以便日後聯絡。那天,友人請我們到一食肆午餐,但因客滿而沒有光顧。愛妻當時留意窗戶張貼了招聘告示,心想在這地方「織帳棚」大概是有可能的。 

2022年10月初,我們搬到雷丁,友人再帶我們去光顧那食肆。餐後愛妻到櫃台結賬,趁機與經理閒聊,對話是這樣的: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現在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仍記得當駐校社工時,總要籌辦一些「生涯規劃」的課程和活動。大概就是讓學生計劃人生,為未來做好準備。認識自己的性向、興趣及能力,探索合適的升學途徑或就業渠道,這也算是一段「知己知彼」的過程。「己」也許可以藉活動的啟發而發掘出來,但「彼」卻非個人能掌握,往往狡猾多變,突如其來。誰能料到,學習場所竟一下子由偌大的校園,轉到自己狹小的房間;三五成群的同儕學習,卻變成獨自一人的孤軍作戰;有些人心之嚮往的大學學府,卻變作烽煙之地,更一度重門深鎖,難以進出。社會環境的劇變,實在叫人始料不及。孩子還來不及預備考試、升學;初出道的還來不及預備面試、上班;工作穩定的來不及置業、結婚……。一瞬間,整家就要連根拔起,出走異地。

計劃趕不上變化!計劃還有意義嗎?

就如筆者,本來計劃在台灣工作多一些時間,但突如其來的變動,我們整家就要離開。感恩有上帝的預備,帶領我們到新的地方。回想當時在不足一個月的時間,要撫慰離愁別緒,搬離居住了四年的地方,隨即又要面對新環境,適應各樣的轉變.....若不是上帝的恩典,實在難以跨過。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現在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衣、食、住、行」究竟是按甚麼準則作排列?為何以衣為首,以行為末?或許,這是以人最基本的需要作考量。也可能是參考《史記.管晏列傳》「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一句。從生活的經驗來說,衣與食大概已成為都市人一種時尚的追求。花數百甚至數千元買一件成本只是數塊錢的足球球衣;用上數百數千元,到「高級」餐廳吃一點點不能填飽肚子的所謂佳餚;或用上數萬或數十萬,競投一支不會拿來喝的紅酒。「衣」既不是保暖禦寒的必需品,「食」亦不是充饑活命的先決。處身在不同的環境,這四項的優次排序似乎是會有所轉變。

我們去年8月到英國,在《離家.遠》一文已提及。從台灣帶走的東西不多,大部份冬季的衣服也得留下。當然,就算能帶來,那些衣服也不一定能大派用場。原因是這裡實在太冷!進入12月,已有一整個星期持續零度以下,更曾低見負8度。有一天,下午5時,天已全黑,在巴士站等候太太下車。滿以為在3度「高溫」下,就可以隨便穿上一件抓毛衣。雖然,已謹慎地穿上保暖內衣打底,在外加添一件防風雨的外套。當時,站在空曠的車站,被寒風吹了五分鐘……真的!確有一種可能會被凍死的念頭萌生。平常滑手機的手已不可能暴露在空氣中,藏在衣袋中,仍是感覺刺痛。在這情況下「衣」放在首位,實在是不容置疑。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現在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匆匆離開台灣,最捨不得的,固然是所認識舊友新知,濃濃的情誼,教人觸動,足以回味一生。其次,叫筆者記掛的,就是那些留在陽台,未能轉送他人的植物。

還記得一年多前,剛搬進一個較大又便宜的單位(所付的代價,就是要走四層的樓梯)。由於這地方已半年多沒人居住,業主在陽台所留下的三盆植物:一盆是多肉植物,不用打理、澆水,也顯得生機蓬勃;另外的兩盆,一盆已被雜草野花所盤踞;另一盆半生不死的,只有枝葉,看不出是甚麼品種的植物。

生命本無價,筆者總不能「見死不救」。故憑著僅有的「小學級」自然科常識,嘗試作出「拯救」行動。翻土、澆水是開始,隨後是除雜草、修枝葉。隔了數天,那盆半死不活的,竟漸見起色;而那雜草野花亦更見茂盛,只是不甚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