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君樂    |    本社前性教育項目主任,曾任記者、懲教、保安、軍人,現職算是「商人」,近年常穿梭港加兩地工作。其後在英國取得刑事司法及保安管理碩士,並完成MBA課程。

今年萬聖節前數天,加拿大本地新聞已放風:據訪問調查,因通脹及經濟放緩,將會更少家庭於今年萬聖節派糖;而且當晩氣溫嚴寒,亦更少家長「放」小朋友外出「攞糖」。

以前我家都有隨俗「應節」,但約十年前阿媽試過派糖時被一群年輕人「搶糖」,之後便每逢萬聖節都全屋熄燈(代表冇糖派)。不過她仍然十分喜歡萬聖節,因為本地超市每到九月中開始便會售賣特為萬聖節而設計的「派糖裝」零食:一大包/一大箱內藏大量小裝型的糖果、朱古力、薯片。我母親最喜歡的便是這些小巧裝的薯片,每年她都會買兩三箱,但卻是派糖給自己 – 每天開一小包享受,或孫兒過來探她時有零食「氹」他們。

萬聖節本來是歐洲塞爾特人帶有超自然元素的傳統節日。二千多年前糧食供應極不穩定,特別在北方,入冬是十分危險 – 耕種停工了,如果秋收不理想,加上嚴寒天氣、醫療落後,整條村死掉大半人並非奇事。當時他們視10月31日為年終,亦是夏季的最後一天(那時塞爾特人沒有秋天的概念),相信當晚陰間的亡靈會來到陽界滋擾活人,故此當晚搞「營火晚會」來祭祀,並透過變裝來驅邪,萬聖節的習俗便由此而來,說到底是恐懼死亡而演化出來的習俗。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在世界各地,紋身的意義以及人們對它的觀感一直在改變。例如最早在北美洲的原住民,認為紋身具備戰勝及保護靈魂的意義,到了18世紀中期,女性原住民會視紋身具有類似針灸的效用,用以紓緩牙痛和關節炎。而早期美國的水手及軍人亦多在身上刻上祝福的字句,希望可以保佑自己從戰場或海上平安歸來,到了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的美國,紋身成為流行的象徵,二戰後的美國,基於囚禁在集中營的人會被迫紋上編號,導致西方社會曾有一段時間對紋身產生反感。[1]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你要謹守你的心,超過保衛一切,因為生命的泉源由心而出。」箴言第四章23節《環球聖經譯本》

青少年精神健康一直被受關注,因為他們在成長中面對不少的轉變和壓力。本年5月,由醫務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委託香港大學進行的一項有關青年精神健康調查的報告指出,受訪的3,440名介乎15至24歲青少年在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受訪期內,有近17%曾出現至少一種精神疾病;19.4%出現自殺念頭;5%有自殺計劃;1.5%曾企圖自殺[1],調查結果令人憂慮。為此,筆者專訪了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副總監、精神科醫生廖廣申分享對於這情況的看法及建議。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為法國圖盧茲城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

訴諸信仰去解決人生問題似是較易走的路,但是憑著理性去面對和掙扎,卻應是人的本能和本份,但這兩者是對立的嗎?信仰也是人的本能,是幫助人去平衡節制地看自己及世界的界限,更是看見上主在人間和人生的參與,從而使我們找到自己和當走的路。

無疑,人生路有時像在無盡的樹林中闖蕩,其實看不到路,卻必須走下去。去年是我首次在法國圖盧茲城渡過聖誕節和農曆新年,很是忙亂,因為我們華語小組有慶祝活動。感恩可以借得法語教會舉行一些活動及部份查經和主日崇拜聚會,但有許多硬件軟件及各種設備的配合要統管和處理,對我這類電腦和音響不精通的人是大考驗。而我僅有而學藝不精的口琴、書法、太極等雕蟲小技都得拿來充數獻醜。

加上我和師母舊的居留申請手續未完,拖著尾巴,新的居留手續又要進行,在這裡的保險問題未解決,還有新近寄來的包裹又有問題,又要兼顧學業功課和身心的需要,我們夫妻間的各種適應也引起不少負面情緒,加上我們的宣教士拍擋也在這段期間因母親病重返了香港等等的情況都帶來挑戰。

明光社    |   

做了單親媽媽近三十年的Grace(化名),過去一直默默忍受前夫Victor(化名)一次又一次擅自削減贍養費的舉措,「除非有錢請律師,否則要自己透過小額錢債去追討,太費神了。」

Grace和Victor拍拖七年結束愛情長跑,婚後兩年誕下兒子。不過,他們的婚姻只能維持短短三年,「主要是大家缺乏溝通,而且價值觀不同,包括對很多事物、對金錢和成功感的看法。而導火線是有第三者介入。」

離婚後,兒子由Grace照顧,Victor則可每星期探望兒子一次。當時雙方白紙黑字列明,經營髮型屋的Victor,需要每個月支付兩母子合共六千元贍養費,但生效不久,他便違反協議,「只是給過一、兩次六千元而已,之後就以無錢為理由,私自把金額降至三千元。」惟感情重創的Grace,已無力再採取任何行動。

「經歷離婚,已經充斥太多情緒了,既失望、沮喪,亦有憤怒、擔心等,所以我不想再跟他糾纏了。而且我當時已經信了主,相信上帝會有供應。」誠如Grace所講,上帝一直眷顧著她,從事醫療工作的她,靠著自己的收入和三千元贍養費,省吃儉用,終於把兒子撫養成人。

港.我.森情

「山雨欲來風滿樓」,香港在政治和社會環境的轉變是十分明顯的,不容狡辯,因為行動比嘴巴更誠實,移民潮來勢洶洶,人材流失對教會、學校和不少專業都帶來很大的衝擊,教會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根本無法置身事外,若不肯正視問題、甚至自欺欺人,滿口平安、平安而不作更好準備的,便只能坐以待斃。  教會作為一個十分重視本身的信念和原則的群體,在政治環境轉變的時候,若說竟然沒有任何壓力的話,那麼若非口不對心,就是我們早已忘掉了初心。但無論我們是否自覺有壓力和危機,危機和挑戰都是會找上門的,政府的教育政策在過去幾年有急劇的轉變,教會作為主要的辦學團體之一,根本避無可避。

楊潔華    |    明光社督導主任(拓展及對外事務)

編輯﹕謝芳

「我們雖然四面受壓,卻沒有壓碎;心裡作難,卻不至絕望,受到迫害,卻沒有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我們身上常常帶著耶穌的死,好讓耶穌的生也在我們的身上顯明出來。我們這些活著的人,為耶穌的緣故常常被人置於死地,好讓耶穌的生也在我們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 《聖經新譯本》〈哥林多後書4﹕8-11〉‬

疫情持續兩年,不少基層孤立無援,需要日增。有基督徒見到鄰舍徬徨無助,主動勇於出手相助。筆者訪問了一對約30歲的情侶Kevin & Elaine(K&E),分享他們在去年聖誕節期間參與基層家庭關顧活動的感想,是兩個平凡但勇於服侍的生命見證。

K&E對於神透過這些受助人使他們得到滿足,心裡十分感恩,故渴想成為滿足其他人的流通管子。身為社工和老師,他們明白社會上也有很多服務幫助基層,肯定當中也有付出愛與關懷,如果只著眼一時服務,其實也可以很「表面」的。他們相信耶穌的工作很貼地,任何形式也可以。「今天是我,明天可以使用其他人。讓人認識神,不怕再被標籤、被拋棄、被欺凌,實在很想讓他們知道有人關心他們、愛他們,這便是生命的見證。」他們分享道。

港.我.森情

第五波的疫情再次令教會面對是否需要停止現場聚會的挑戰。其實經過了兩年的經驗,我們對教會的使命和角色、崇拜的意義,究竟有沒有深切地反思呢?還是繼續被動地只觀望政府或其他教會的決定呢?  過去兩年,最受教會和弟兄姊妹關注的當然是甚麼情況下須停止現場的崇拜聚會,只能透過觀看網上直播。在起初的時候,有些教會認為不可停止聚會,十分抗拒改為網上形式,到後來大家已經習慣了網上形式,卻對回復現場崇拜抱有疑慮,其他團契和小組等活動更不用說了,若教會事事以政府的規定為大前提,無論政府的決定是否合理都一刀切照單全收,會對教會的獨立性帶來了不必要的影響。